第(3/3)页 “喏!就在前面——”说完,却不愿再往前走,我往她手里塞了一张毛爷爷,扯了扯嘴角: “谢谢!阿姨。”她推脱了一下,却还是收下了,而后又叮嘱道: “小周,你可兜这点儿,如果吃不消,我在前面路口等你,我送你出去……” “……”我点点头,却没再说什么,前面的场景镇住了我。 一步一步走近,想到三个月前,人气十足的街面与此时的废墟,形成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。 黑瘦而发亮的栏杆,历经火的煅烧,水的冲刷,变得异常光亮,在冬日虚弱的阳光下,很是灼灼。 许多铁架、靠背椅胡乱地堆在砖瓦上,像跌倒的醉汉,东倒西歪,唯一没倒的是靠河的一堵墙。 东边是我曾住过的房间,窗户洞开,透过它,可以看到对岸的屋顶,我曾让阿苇站在窗边,画过一张速写。 那日,她拖着长辫儿,穿着水绿色斜襟收腰细花的中式短衫,下面配的,是同色无花纹的长裙,还是白色休闲平底鞋,在太阳底下,眯缝着眼儿,对我微笑,我觉着很美,便画了下来…… 而此刻,我只能看到窗口的灰尘与河边站得老高、熏得半黑的梧桐…… 西面窗下,仍然有水从管子里冒出来,确切地说,是喷出来才是,它使得污黑的墙及砖瓦,还有木炭,加深了颜色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