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零零章 基础工艺升级的连带效应-《大明1805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关键是并没有降级使用巡洋舰级别的指标。

    各项设计的可靠性指标,仍然超过技术升级之前的五千吨战列舰动力组的标准。

    朱靖垣看着那些庞然大物的机械,听着李锐介绍这些数据,心中再次回想起了上辈子看到的那些数据。

    大和的动力系统五千三百吨,总功率十五万马力。

    衣阿华的动力系统四千四百吨,总功率二十一万马力。

    现在大明的锅炉和轮机技术指标直接追平了二战后期的美国了。

    实际上应该是设计水平和经验还达不到,但是生产工艺却已经超过了。

    未来十几年,大明的工业水平会出现跨越式的发展,应该能够迅速提升到冷战时代。

    第三天,朱靖垣和朱仲梁又去了装甲钢厂。

    钢厂正在对电渣焊接技术在装甲钢安装上的应用做最后的验收。

    电渣重熔钢和电渣焊接技术可以算是双胞胎。

    既然搞电渣重熔钢,那就理所当然的要把电渣焊技术点出来。

    电渣焊技术也是在二战结束后才实现工业化的技术。

    战争虽然能推动技术的发展,但实际上往往是推动成熟技术的升级,同时还会限制新技术的验证和应用。

    电渣焊能够实现大厚度的装甲钢焊接。

    焊接相比传统的铆接和螺接,能够明显的降低结构重量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从现在开始的新战舰,也将完成朱靖垣的另一份新设想。

    “全装甲钢制造”。

    就是战舰本身,不只是应该有装甲的地方,使用装甲钢来做安装覆盖。

    整个战舰的结构框架,也使用均质装甲钢来搭建。

    同时,不只是战列舰,包括巡洋舰、驱逐舰、护卫舰、潜艇,全部使用这种标准来建设。

    装甲钢的成本当然高过结构钢,但是这么干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。

    战舰本身的结构强度当然更高了。

    同时,这实际上了统一了结构钢和装甲钢,将两种工程材料合并成了一种。

    统一生产,更大规模的生产,当然是能够降低单位成本的。

    也许单独作为结构钢来算是成本当然升高了,但是最终战舰建设成本却不会明显升高。

    这种思路绝大部分相关产业的工匠和工程师其实都明白。

    但是能做出实际决定的人不多。

    关键是,真的这么去做,能够实际收到效益的国家,现在可能也只有大明了。

    关键还是规模和数量要达到一定数量级。

    朱靖垣上辈子的历史上,二战期间只有美国人这么干。

    美国人的驱逐舰不设计装甲,但是全身结构都是装甲钢建造的。

    而日本人的正常装甲钢都不够用了,根本不可能拿装甲钢去生产战舰框架结构。

    朱靖垣也是有上辈子美国人的经验,才非常坚决的要求自己老爹做出了这种决定。.??m

    现在看来,技术验证的效果也是很不错的。

    李锐拿着一份资料非常热情的向朱靖垣报告自己确认的情况:

    “对接形式的焊接接口牢固程度非常高,能够基本持平母材的水平……

    “也就是说,通过焊接拼合的钢材,和完整的一体生产出来的钢材,强度是基本相当的。

    “大规模的应用焊接技术,能够非常明显的降低舰体结构重量。

    “还能够能够明显的加快战舰建设的速度。

    “其实以前我们就知道这两个优点,但是战舰建设上却始终没有大规模使用焊接。

    “关键还当初技术不成熟,没办法实现全面的焊接组装。

    “现在有了电渣焊技术,让这些技术在战舰上的应用都成为了可能。

    “我们现在设计完成并开工建设的战舰,其实可以说是用六万吨的满载排水量,达到了以前七万吨都未必能实现的性能。”

    (本章完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