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归去来兮2-《燕云台》
第(2/3)页
燕燕举着灯烛走进书房,将灯烛放在桌子上,惊醒了认真浏览奏章的耶律贤。
耶律贤抬起头,看到燕燕一脸微笑的看着自己,叹息地放下奏章。
耶律贤道:“朕以为自己足够了解韩德让,没想到还是低估了。这份奏章写得很好,太好了。”
燕燕微微一笑:“奏折里提到的许多事都可以先慢慢做起来。首先,我们可以在幽州先开科举,选拔一些人才为我所用。以后时机成熟了,再慢慢在大辽全境铺开。”
耶律贤叹息:“燕燕,朕早有改革之心,更知道科举乃汉人千年以来最伟大的发明,比我契丹的世选制度高明百倍。可想到父皇当年激进的汉化政策带来的大难,还有思温宰相遇刺一事说到底也是朕和他想推动汉化,才引来了女里、高勋的憎恶所致。朕心中难下决心,没想到最后竟会是你劝朕重开科举!”
燕燕道:“主上,正因为这是世宗皇帝和父亲毕生所愿,他们为此不惜丧生,我们后来者才更应该把这件事坚持下去,不是吗?”
耶律贤点了点头道:“婆儿。”
婆儿走进书房道:“主上。”
耶律贤道:“去请韩德让——”他抬头望天:“天已晚了,明日召韩德让进宫。”
燕燕却道:“不,这就叫他进来吧。心系于国,论什么早与晚。”
耶律贤一怔,点了点头。
及至韩德让到来,耶律贤便道:“徳让的心血之作朕已经看过了。当年,朕劝你入仕,你说要外出游历,看看大辽天下,原来不是虚话。这奏折让朕想起了我们年少时的很多事,那时候咱们一直盼着早日推翻穆宗皇帝的统治,给大辽画上最好最美的图画。现在,大辽已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,徳让重新回京来帮朕吧。”
韩德让看着景宗,肃然拱手:“主上,推行汉化事关重大,恐怕非一朝一夕能够办到,其中所面临的艰难,主上真的考虑过了吗?”
耶律贤点头:“孟子云,虽千万人吾往矣。徳让熟读圣人之言,为何在担当大任的时候,如此犹疑?大辽的改革离不开你。朕此番诚心诚意邀你回京,委以重任。”
韩德让与耶律贤对视,终于跪下:“臣愿为大辽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次日,皇帝升殿便接见群臣,询问过幽州围城诸事以后,就留下几名大将,商议接下来的军务。
此时宋军已经撤兵,但接下来如何行动,还须商议。
据探子传来的消息,宋主赵光义在高梁河身受箭伤,伤情严重,目前正在定州城收拢败兵,不过他已经吓破了胆子,倒没有再度北上的意思。更得到消息说,因宋主曾与大军失散,宋国群臣一度想拥立赵德芳为帝。而赵德芳,正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子。
这一形势,倒与当年辽太宗耶律德光身亡,而世宗继位的情形有些相似。
耶律贤听了这事就笑了起来,道:“朕可以放心了,想来宋人几年之内都不会再北上骚扰了。”
燕燕亦点了点头:“是啊。赵光义是兄终弟及,本就心中有鬼,再有这番折腾,在理完内政之前他决不敢轻举妄动。恭喜主上,幽州无虞了。”
第(2/3)页